蜜月第三天,遇到了大雪,
據報導指出,是東京十七年來最大的雪,
由於氣象沒預期到降雪量如此大,
讓很多人來不及採取應變措施,
造成很多災情。
比如說很多車輛未裝上雪鏈,
導致了首都高速公路癱瘓,
(關於這點新聞就討論了三天...)
或是零星的追撞,
也有車輛打滑去撞上路邊護欄的狀況。
也由於未預期的大雪,
都內某些地方的除雪機不足,
只能靠人力慢慢將路面積雪清除。
更不用說在中午左右許多鐵路交通都停駛。
(地鐵不受影響)
許多消息是我們晚上回到飯店看新聞時才知道的。
一直都有在關注氣象,
在前一兩天也知悉這一天的天氣會不好,
可能會下雨。
於是乎在前一天和朋友聚餐的時候還聊到,
可能要走「就算飄著細雨也可以逛」的行程。
一早起床看看窗外,
火星說好像在飄雨,
我看了一下,依據十年雨都基隆居住的經驗,
察覺「雨滴」降下的速度與大小異常。
這不是雨,是雪。
不,其實是細雨中夾雜著細雪,
差不多就是飄雨和飄雪的臨界點了。
於是我又臨時重新規劃行程,
決定將行程改成室內逛街行程,
一來可以避免下雨或下雪造成的困擾,
一來先將逛街行程跑完,之後來同區域就不用再逛。

所以我首先選擇了東京車站以及地下街(東京一番街),
先去附近的東京国際フォーラム(東京國際會館)看看,
幾乎旅遊書都會介紹到這裡,
主要是因為像飛船鋼架的結構體很有特色。


從下往上看看夠了,
也想從上往下看,
因為上面有一些橫越的走廊,
感覺視野不錯。
但是我們犯了個錯誤,
我們是從下方找到通道後慢慢往上爬,
其實應該要先搭電梯到頂層再慢慢走下來會比較輕鬆點。

可以看到外面雪變大了,
然後有很多人往對面的大樓走去,
好像有什麼活動?

會館內有提供會議室與展場出租,
當天有遇到一些在開會的或是籌備中的人們。

一有俯瞰的場景就單純地想使用移軸特效。

左下角那個圓球體是一位鑽研天文星象投影技術的老兄最新的作品,
在球體中可以感受到全方位的投影效果,
就好像自己在宇宙中欣賞星體一般。
這也是我們事後在電視上看到介紹才知道的,
很有趣,可惜我們當下沒去看。

此時外頭風雪漸大。

在此可以看到東京車站南廳舍。


一旁是有樂町站和東京車站之間的鐵道。

會館上方有相互穿越的走道,
可以走到中間去看看,
但不是每個通道都有開放。

離開東京國際會館前往東京車站,
本來以為有地下通道可以前往,
但是沒有,所以只好從地表(?)前往。
雪下在雨傘上堆積著,
讓雨傘越來越重,
這和下雨很不一樣,
很有趣。

大雪中的東京車站。




由於我事前功課沒有做很詳細,
本來以為日本交通建設內部都是四通八達,
我們從最近的南口進入,
發現沒有連接地下街的通道,
後來才知道要從北口那裡的連絡道前往...。

東京車站地下街「東京一番街」有許多很有特色的店家,
甜點餅乾專賣、土產店、電視卡通周邊等,
琳琅滿目,是很適合買東京紀念品的地方。
店家繁多,就不再此多做介紹。








我們在地下街吃完午餐後,
打算離開東京車站前往下個地點。
對了,我和火星在此之前都沒有看過雪,
所以心情很興奮。
火星更是開心的不得了,
頻頻衝入雪中到處拍照(當然有撐傘),
而我則是顯得有點小心翼翼...。


大雪中的丸之內區域。

皇居也籠罩在大雪之中。

更多相片請點這裡:
東京大雪:東京国際フォーラム、東京駅
相關連結:
東京国際フォーラム
東京駅一番街
photo // Lambert / OLYMPUS E-PL5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